本报讯(记者 马晓芬)初夏时节,婺城区长山乡卢家村草木葱茏,村口的荷花池里,粉嫩的荷花含苞待放,处处透出勃勃生机。在荷花池北边,“新农人”傅强拿着一份设计规划图,反复斟酌、思考,眼神中透出自信。
“85后”傅强是长山乡石道畈村人,2014年从北京回到家乡,专注于乡村振兴规划设计工作。“大学学的是景观设计专业,就想着运用所学为乡村振兴做点事。”他告诉记者,乡村不缺资源,山水、田园、人文资源都很丰富,但缺善于规划、设计、运营的人。
这些年,从国际研学村琐园,到佛手村北山口;从游埠镇早茶街,到马涧镇杨梅风情园;从婺窑古村汉灶,到诗画岩头,在傅强的手中,一支笔焕新了乡村面貌,绘出了乡村发展蓝图。“以规划设计为引领,我们通过运营前置的顶层设计和设计施工一体化的方式,推动乡村环境改善和产业兴旺。”他说。
乡村振兴,要靠建设,更要靠经营。今年上半年,傅强被聘请为婺城区乡村运营顾问,一直在思考如何让乡村运之有道、营之有效。了解到卢家村要提升发展后,他主动请缨担纲设计,这一次,他想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婺城区的花卉苗木产业转型升级做些事。“该规划通过整体运营,采用订单化委托生产的形式,打破传统苗木自产自销的模式,提高农民种植效益。”他透露,等前期各项工作到位后,就着手承租过来实施。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婺城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三支队伍”建设决策部署,坚持量质并举,大力培育具有现代化特质的“新农人”。这些“新农人”带着新的理念、技术和热情,投身到婺城乡村的建设生产和创新发展中,为乡村带来新的活力和机遇。
为了把“新农人”“扶上马,送一程”,婺城区打出一套“新农人”扶持政策组合拳,研究出台现代“新农人”培育行动实施方案、“乡创学院”教育培训实施方案等新型政策,增加教育培训支持、财政补贴与奖励机制、金融信贷优惠等举措,构建现代“新农人”培育体系。同时,建设“1 n”个开放创新的“新农人”创业平台,搭建“新农人”发展的多元舞台。“1”即“乡创学院”,“n”即双龙实验室、农创客发展联合会、“青农飞地”等载体。
队伍建设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长期推进、久久为功。婺城区积极打造具有婺城辨识度的“新农人”队伍,全面推进区级乡村工匠遴选,围绕农业生产经营人才、乡村实用技术人才、乡村社会治理人才等“十路人才”,打造“新农人”队伍矩阵,形成“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示范带动效应。
放眼山清水秀的婺城大地,“新农人”日渐增多,他们在美丽乡村寻找机会,把乡村振兴的责任担负肩头,正走出一条条不一样的人生之路。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