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实施以来,在全社会激起了强烈反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是未成年人本身出了毛病,还是对未成年人实施教育和管理的成年人出了问题?我认为前者本无过,问题在后者。未成年人本身没有质的区别,只是由于后天的不同影响,才出现了差异。打个比方:面团在点心师的手里可以做成各式各味的食品;幼苗在园艺师的培育下,可以长成形态各异的树桩盆景;石坯在雕刻师的刀下,可以被雕成千奇百怪的工艺品。这就是说,未成年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没有形成,可塑性很强,你向未成年人灌输什么样的思想道德,未成年人最终就成长为具有什么思想道德的人。科学无神论思想是思想道德范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必须与灌输科学无神论思想同步进行。要做到这一点,我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形成合力:
第一,家长要做出楷模。家长是未成年人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一言一行,对未成年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如果是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科学无神论者,能旗帜鲜明地反对封建迷信,并以身作则,经常不断地向孩子灌输科学无神论思想,孩子就会容易成长为一个具有科学无神论思想的人。反之,家长如果是一个很迷信的人,整天疑神疑鬼,算命问卜,有的甚至拉着小孩子参与迷信活动,这样的小孩子要成长为一个唯物主义者,就多了许多困难。在天安门前随着她母亲一块儿自焚的那个刘思影,就是一个血的教训。笔者的家乡有一位农民,从小就信神信鬼,信命运,信风水,整天看些迷信书籍,在他的影响下,儿子也疑神疑鬼,最终痴迷于“法轮功”不能自拔。因此,在新的时代,家长们一定要担当起无愧于第一任科学无神论称职教师的角色,有宗教信仰的家长,也不应该向自己未成年的子女传播有神论。
第二,教师要做出榜样。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责任,教师的一举一动是未成年人的表率和样子,教师咋说,学生就咋做,教师咋做,学生就咋模仿。在学生的眼里,教师是神圣的、完美的、正确的代表。很难想象,一个没有科学无神论世界观的教师会培养出唯物主义的学生。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做到,才能起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的作用。据某报载,有一教师自己练“法轮功”走火入魔,还在学校里组织小学生练“法轮功”,扰乱了学校教学秩序,严重摧残了小学生身心健康。因此,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向学生传授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假如自己有宗教信仰,也不应该以自己的信仰影响学生。
第三,净化社会环境。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每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社会,社会是个大学校,又是个大染缸,在这个五颜六色的花花世界里,好坏共存,良莠同在,未成年人幼稚无知,识别能力差,好奇心、模仿性强,遇到好的学好的,碰到坏的学坏的,正如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才有了昔孟母三择邻处的历史佳话。近些年来,电视上“鬼神”镜头充斥屏幕,图书报刊上宣扬“神秘主义”,街头巷尾巫师神婆成群,在光天化日下,摆上供桌,烧香拜神,竟无人过问。这样的社会环境,将在我们的未成年人心理上烙上怎样的烙印?为了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我建议社会各界行动起来,积极宣传科学无神论,破除迷信,扭转“有神论有人讲,无神论无人讲”的局面,为未成年人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让未成年人健康、茁壮成长。
关心下一代,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奠定未成年人的唯物主义科学无神论世界观,家庭、学校、社会责无旁贷,重任在肩。
《科学与无神论》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