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讯官网-至尊全讯大全官网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关注

婺城老街巷里“听”故事-全讯官网

2018-09-14 08:57:00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记者 张苑 文 陈俊 摄

  抗战时期,中华民族陷入水深火热之中。金华,这座偏安一隅的小城,曾几度成为后方根据地,支持着热血儿女与仁人义士,为自由独立斗争,为民族存亡呼号。胡丰,一位在金华沦陷时出生的76岁老人,讲述起婺城街巷里的红色过往。

  浙江在线-婺城新闻网记者 张苑 文 陈俊 摄

  酒坊巷里“浙江潮”

  胡丰自幼在酒坊巷长大。这条以酒为名的婺城古巷,如一位侠客,在战火纷飞的年月燃起“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豪情与力量。

  根据《金华县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8月)、《金华市革命文化史料汇编》(杭州大学出版社,1991年6月)等资料记载,当年《浙江潮》社址设在酒坊巷34号。胡丰家就住在对门的酒坊巷31号(现121号)。那里原是黄人望先生的私宅。幼年胡丰常与黄家小孩一起玩耍。

  《浙江潮》是抗战时期浙江省政府的一份刊物,创办于民国27年(1938)2月24日,由黄绍竑主办,严北溟主编。《浙江潮》在创刊语中立誓:“……我们要占踞文字的战垒,向敌人开炮,我们有的是铁与血,不达到收复失土,残渣倭寇,誓不停止。”这批文字与精神的斗士为前方鼓舞呐喊,团结起全中国人民共同战斗。《浙江潮》为周刊,创刊号在温州印了5千册,后每期印刷量虽有成倍增长,但因条件所限都在2万册以下,到1940年10月停刊,共出版了120多期。除了宣传抗战外,杂志社经常在金华、温州、丽水等地举行座谈会、报告会、读者会,扩大影响。如1938年10月曾以秋季旅游活动名义,在金华北山双龙洞举行通宵达旦的时事座谈会,200多人参加。又如1939年春,周恩来以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副部长身份来金华视察,向1000多名受训军官作关于抗战形势和任务的报告会。杂志社积极组织青年读者参加。

  黄人望先生(1880-1948),字伯眴、百新,金华曹宅大黄村人,同盟会会员,曾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先后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校长,民国教育部秘书长,是著名民国社会活动家。抗战时期,黄人望先生主动让出酒坊巷豪华私宅给省长黄绍竑作公馆。后为避日机轰炸,黄迁罗店。公馆改为《浙江潮》杂志社址。

  据有关史料载,当时条件十分困难,杂志社通常没有自己的印刷厂。那时,金华只有两家从外地搬来的印刷厂:一家是《东南日报》印刷厂,在塔下寺,后迁多湖望府墩;一家是《正报》印刷厂,设在岭下朱。《浙江潮》前6期送温州印刷,后38期在丽水印,从第45期开始在金华印。

  抗战期间,酒坊巷成了浙江的文化中心。除了《浙江潮》外,还有不少新闻通讯社、报刊杂志社迁来金华,如《东南日报》、《东南战线》、《青年团结》、《浙江妇女》、《决胜》、《刀与笔》、《战地》、《战时生活》、《新青年》、《大风》……

  在酒坊巷18号(现84号),还有一处台湾抗日义勇队旧址。1939年2月22日,李友邦领导台湾抗日义勇队和台湾少年团在金华宣告成立。1940年,《救亡日报》载文《台湾革命领袖李友邦谈台湾义勇队服务抗战情形》:“该队服务抗战工作分为对敌宣传、医疗救护、参加生产三项,其中尤以台湾少年团及巡视医疗队成绩最显著。”队员并不是直接参与一线战斗,而是各展其长、各尽所能,积极从事医疗、情报、策反、宣传、生产等工作。同时,义勇队还出版了《台湾周报》、《台湾先锋》等报刊,宣传抗日。李友邦是台北鹭洲乡人,祖籍福建同安,黄浦军校第4期学员。在他的领导下,以金华为中心,台湾抗日义勇队和少年团足迹踏遍浙江、福建、江西等地。

  金华杏坛“读书声”

  胡家老屋就在酒坊巷31号(现121号),一座典型的中西合璧的民国楼房。石库门前栽有四棵冬青树。进门就是一个偌大的天井。朝南一幢二层半的西式楼房,屋内红漆的地板、水门汀的走廊、玻璃的门窗、宽敞的楼梯、西式的栏杆……“好像一个风流倜傥的海外归来的学子”。老屋的外面却是粉墙黛瓦,马头骑墙……“就像一位沉稳饱学的老学士”。1937年,胡丰的父亲胡步蟾用编撰书得来的稿费建造了它,即如今酒坊巷中的“胡步蟾故居”。

  抗战胜利后,胡步蟾继方豪之后任金华中学校长,在风雨飘摇的岁月里扛起“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大旗,担负起金华教育发展的重任。胡步蟾编著出版了我国最早的大学《生物学》教材(合作,1924年)、第一部教育部审定高中师范《生物学》统一课本(1934年)、第一本有关人类优生和遗传学专著《优生学与人类遗传学》(1936年)、第一部血型学专著《血液型》(1936年)。

  金华中学即金华一中的前身,简称“金中”,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由丽正书院改为金华中学堂。学校办学地址几经变迁。学堂最初在东岳宫与八婺公所之间,于宣统元年(1909)改称金华中学堂,后为浙江省第七中学堂,民国元年(1912)改为浙江省立第七中学校。1914年,学校校舍扩至旧府署和武胜营基地,1923年扩至鼓楼里,1927年改称浙江省立第七中学,1933年更名为浙江省立金华中学。1936年,全校学生达1200余人,有“北有扬中,南有金中”的美誉。抗战期间,学校曾先后搬迁至金华澧浦、长庚,武义俞源,缙云金竹、棠慈等地,于1946年迁回金华鼓楼里。学校大门后又改开在酒坊巷。

  金兆梓、方豪、胡步蟾、王宗元……在代代校长的接力下,金中百年,人才辈出,著名画家黄宾虹,一代报人邵飘萍,世界著名数学家、美国加州大学终身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所长樊畿,著名经济学家千家驹,最早《共产党宣言》翻译者陈望道,著名作家冯雪峰,历史学家吴晗,诗人艾青……无不在中国发展史上留下了鲜明的足迹。

  当年,学校有一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金兆梓、曹谦、胡步蟾、施伯侯、冯品兰、赵情之、赵镜元、黄善楷、方四海、徐汉源、金玉湘、陈松平……他们学有专长,识人擅教,呕心沥血,著书立说。金兆梓著《国文法研究》、《实用国文修辞学》,曹谦著《文学概论》,施伯侯著《初中物理》、《初中化学》,黄善楷著《英语文法专辑》,赵镜元著《中国地理》,金玉湘、陈松平办画展,出版画册……

  金华沦陷后,为弦歌不辍,抵制日伪奴化教育,“金中”人背铺盖,穿草鞋,翻山越岭,穿过敌人封锁线,到穷乡僻壤,山坑冷坞继续办学。虽生活十分清苦,缺吃少穿,住祠堂、庙宇,但“金中”人坚决拒绝日伪中学的各种引诱,无一人变节,“威武不屈,贫贱不移”。方豪在《浙江日报》上发文:“查本中学全体教职员,于金华沦陷后,虽未能悉数跳出魔窟,但皆能一秉忠诚,难苦自励。一面为生活所迫,虽身充贩夫走卒,而仍安之若素,乐道不倦。亮节高风,非惟为当地父母所共见共闻,抑亦为当政当局与夫主管机关所奖许”。金中人誓言“家乡不重光,坚决不回城”,虽身在山区,却胸怀天下。老师献身教育,“为抗战育人”,呕心沥血。学生刻苦读书,“为抗战成材”,勤奋努力。“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在山峦层叠,连绵起伏的括苍山下,在好溪水畔,抗日歌声响彻云霄。金中师生课余爬山涉水宣传抗日,兴办夜校。英语教师叶鹤龄之子叶克强在途中不幸遇到日寇,因拒绝带路而壮烈牺牲。金中学生在艰难困苦中不断成长,莘莘学子投笔从戎,走向民族解放的战场;壮志少年勇攀高峰,支撑起时代的脊梁……

  古城处处“闪红星”

  1937年,浙江省政府迁来金华,金华成了浙江抗日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因为某种历史的巧合,滚滚烟尘与精神文明在这座小城里不断相遇,留下了许许多多的红色印记。

  在婺城东,芝麻山头有一条柴场巷。柴场巷14号曾是当年金华保安司令、行政督察专员阮毅成的公馆。那年,阮辞职去汉口,恰逢《东南日报》迁来金华。掌管《东南日报》的胡建中与阮是好友。阮就将私宅转给胡使用。胡建中是国民党浙江省党部常委,并兼任浙江省战时文化会主任委员。这处公馆就成了当时国民党文人、党政要员和达官贵人经常出入的地方。

  很快,与柴场巷14号毗邻的15号,由共产党领导的战时书报社也随即开业。第二年,中共浙江省文委和东南文委相继在此成立,并在这里办起了《东南前线》杂志。而后又有国际通讯社金华分社在此设立。许多报刊杂志社迁来或在金华创办。柴场巷15号成了中共文化指挥中心,进步文化人的联络点。1939年冬,冯雪峰从义乌来金华,曾在柴场巷15号文委书记邵荃麟家中畅谈一夜。

  1942年,金华沦陷前夕,在离金华城不远处的雅畈镇罗芳桥水婵寺,曾发生一场日寇屠杀国民党司法人员的惨案。当年,金华地方法院和上海特区法院12名司法人员转移至罗芳桥。5月24日,日寇进村包围了水婵寺,砸开大门,冲入寺内。除一人受伤越墙逃出外,上海特区法院庭长吴廷琪,金华法院院长陆宝铎、推事陶亚东、颜佩箴,书记李聪课等22人被枪杀或斫死。血肉横飞,惨不忍睹。惨案发生数日后,尸首无人处理,当地百姓在保长牵头下募捐,才安葬入土。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县政府将司法人员的尸骨移至祝丰亭,并立碑纪念。

  岁月如水,涤去历史烟尘。然而,中华民族的精神,安逸小城的担当,却在古巷斑驳的旧影中,红色故事里,代代传承。旌孝街,这条因宋时有女听信江湖医嘱,自剁一手救父的故事而得名的老街,鲜血早已流出了不同的意义。在其南端盖起了军分区干休所。迎着浅浅的秋意,九旬老兵曹海云翻开泛黄的影集,就着自己写的回忆录《戎马生涯》,给儿孙们讲述着他的抗战经历,这座城市、这个民族的沧桑历史……

责任编辑:方柯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