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双龙风景区总体规划,一个范围达79.7平方公里的国家级山岳型风景名胜区呼之欲出;
2009年,双龙风景区共接待游客129万人次,首次实现门票收入超2000万元;
2010年,双龙风景区连续拿下“上海世博会体验之旅示范景区”、“省旅游风景名胜”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景区”三块金字招牌。
连续三大步的发展,带来的变化是明显的。每一个到过双龙的游客,都亲身体验到“双龙胜景”、“大仙圣地”、“浙中凉都”的无限美好。变化来之不易。曾几何时,作为金华市第一家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区,双龙风景区却被东阳横店影视城、义乌国际小商品城、永康方岩等旅游商贸景区后来居上,处在停滞不前的境地。
不发展就意味着“坐吃山空”,不改变就意味着“坐以待毙”。近年来,双龙风景区管委会紧紧围绕景区总体规划,班子齐心协力,干群上下同心,开展攻坚破难,智者寺复建、“浙中凉都”等重点工程进展加速,村庄改造、统一管理、辖区重点项目征地等基础性工作进展也明显加快,成效斐然。
项目推进 重塑人文景观新品牌
“去双龙的路不好走,真是扫兴。”
去双龙游玩过的国内外游客,曾留下过这样的“旅游感言”。一个aaaa级风景区,连一条像样的道路都没有,这值得我们深思。
痛定思痛,从2001年行政区域调整以来,历届双龙风景区管委会领导都把提升双龙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环境列在了首要位置。然而,由于财力有限,成果甚微。
2008年,中央出台扩大内需政策后,双龙风景区管委会抢抓机遇,于2009年6月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申报列入国家第四批扩大内需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争取到国债项目建设资金5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景区配套非干线道路改建6.6公里、景区游步道改建4.9公里、信息咨询服务设施建设、停车场和景区卫生设施建设,以及必要的企业搬迁等,项目计划总投资5600万元。目前,项目整体进展顺利,已累计完成投资2565万元,约占总投资的45.8%,预计今年底前,将全部完成项目各项任务。
如今,路好了,前来观光的游客更多了,“双龙”又把目光瞄向了提升景区人文内涵、实现旅游扩容的目标上来。今年5月26日,历经几代人努力的双龙风景区佛教文化代表性胜迹、拥有1480多年悠久历史的智者寺,在美丽的双龙山脚下举行了隆重的复建奠基典礼。
据了解,智者寺建于公元526年,为南朝梁武帝敕建,在海内外都有较高的知名度,为江南名刹。南宋诗人陆游曾写下《重修智者广福禅寺记》和《与僧仲玘八札》。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因兴建金华水泥厂逐渐拆除后,社会各界要求恢复智者寺的呼声一直很高。这次智者寺复建将采用唐代的建筑风格,按照“一轴一心四区”的布局,规划建设九龙照壁、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藏经阁等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双龙风景区最重要的人文景观之一。
金华市和婺城区领导表示,重修智者寺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宗教工作方针政策,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积极作用的一项重要举措,对发展金华和婺城旅游经济,做强双龙旅游产业有重要意义,是发展旅游经济、推进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富民工程,也是弘扬传统文化、丰富人文景观、促进社会和谐的惠民工程。
多年以来,盼开发、盼发展一直是当地群众的美好心愿。为进一步拓展景区范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双龙风景区管委会积极做好尖峰山区块涉及高速交警办公楼、市残联康复中心、市待出让地块等项目的征地工作,加快推进项目的开发建设。这将极大地集聚尖峰山区块的人气,对加快市区城北区块的整体开发建设和大双龙旅游的发展意义重大。
据了解,该地块征地工作于2005年正式启动,经所在村的村民代表会议表决通过,与市统一征地办分别签订《征地补偿协议》并依法报省政府正式批准。五年来,市、区党委政府高度关注该区块开发建设工作,市、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多次实地视察,积极推进征地工作。市国土部门也多次依法下发《关于要求限期交付已征用土地的告知书》。2008年底,婺城区机关部门、双龙风景区管委会及有关乡镇部门抽调工作人员组成工作组,从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和遗留问题入手,对该地块的征地实行攻坚。通过调查摸底、宣传发动、政策解释、多次逐家逐户上门做农户思想工作,并建立走访台帐记录,逐件解决相关遗留问题。目前,3个工程项目被征地表面的附着物已全部清除完毕。
对此,在现场的部分村民明确表示:“如果高速交警的办公楼、残疾人的康复中心,还有商场都建好了,那我们村人气肯定会旺。到时候家里的房子好出租,门前又能做生意,肯定会发展得很好。”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