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蒋堂镇的一个废旧厂房里传来一阵阵“轰隆隆”的机器声,几个工人正在紧张有序地工作着。你很难将这个破旧的厂房和这样一串数字联系起来:包括打杂的阿姨总共18个工人,年产值2000多万元。这样的数据让人为之惊叹,究竟是怎样的老板能够在这般破旧的厂房里创造如此高的产值呢?
二起二落,一穷二白开始第三次创业
其实,这个破旧的厂房是亿源塑料制品有限公司的所在地,而经营这家公司的老板叫作郑根银,蒋堂镇直里村人,一个从田地里摸打滚爬才有今日成就的老板。见到郑根银的时候,他身上透着质朴气,似乎“老板”两个字很难和他扯上联系。
但就是这样一个质朴的老板创造了如此好的成绩。面对这样的成绩,他也只是笑笑说:“其实我的创业是失败的。”见记者一脸迷惑,他慢慢道出了其中的原因。原来,早在1980年初的时候,当时不到20岁的郑根银还没结婚就已经走上了创业之路,办工厂做草帽,凭借着敏锐的生意嗅觉,草帽厂是越做越好,他也成为了蒋堂镇的第一个万元大户。这可以说是郑根银的“一起”。
虽说“一起”给郑根银带来了财富,但却在办草帽厂的过程中,他终究因为自己在做生意这一块经验不足而“跌倒”了。这是郑根银的“一落”。
“一起”“一落”,让郑根银选择回到农村种田。他承包了十几亩土地,开始种果树。这十几亩田是郑根银的全部希望。可是,这十几亩田地并没有给郑根银带来他想要的财富,相反,还让他负债累累。四五年的时间投入,却让郑根银负债累累,这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而这四五年的时间,却本应该是做生意的最佳时期。
可以说,郑根银做生意的前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一起”“一落”,让他回到农民的起点,“再起”“再落”,此时的郑根银可以说是没有任何积蓄。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郑根银开始了自己他的第三次创业———做来料加工!
起步难,难起步,他却坚持下来了
1998年,郑根银认识的一个朋友的儿子在义乌做来料加工,收益还算不错。在朋友的建议下,郑根银走上了来料加工的创业之路。这条路一开始走就并不顺利,没有积蓄,交通不便,没有经验,这一个个困难如同是一只只拦路虎一般阻碍着郑根银的创业脚步,但这并没有让他退缩。当时,郑根银已经结婚,老婆在豪森制衣做缝纫工。没有资金,郑根银就把老婆每个月工厂里发的工资拿来做成本;交通不方便,要从义乌进货,郑根银靠的就是乘大巴、坐公交车、骑自行车;没有经验,他就自己摸着石子过河,一点点积累。
刚开始起步的头两年,郑根银的状况并没有得到好转,反而是一“赔”到底。连续两年的亏损,郑根银并没有放弃。问起原因,他说:“我觉得头两年是给我积累经验用的,而且我看中这块市场,农村有那么多的剩余劳动力,应该有很大的潜力。”
如同预言被验证一般,在这之后,郑根银的来料加工厂开始慢慢走上正轨。请村里的老人、妇女来做,老人一个月至少可以挣个一两百。郑根银的来料加工厂不仅让自己的经济有了很大的好转,也带领村民们走上了一条致富之路。如今走在村子里,老老少少都认识他,都夸他厂子办得好,为他们谋福利了。
为了适应发展需要,2008年,郑根银成立了婺城区力峰工艺品来料加工厂,承接相框生意,开始生产自己的产品,并在技术和管理上不断完善。相框生意,郑根银从未接触过,也没有这方面的相关技术。但这个骨子里透着不服输的农民,却用它来走更加宽阔的道路。创办之初,郑根银把自己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车间里,他说:“我只要有时间就待在车间里,和工人们一起,钻研生产技术,现在啊,生产线上机器的声音不对,我就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
一方面是来料加工生意,一方面是相框生意,两条腿走路让郑根银的工厂走得越来越稳,一步一个脚印迈向更高的台阶。2013年8月,郑根银再上一层楼,由个体转型为企业,成立了金华市亿源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农民老板的生意经
年产值2000多万元,这个数字让很多人都为之感慨。可是面对这样的数字,这位农民出生的老板却显得很淡定,他认为,如今企业要想发展好,靠的不是劳动力,而是科技。郑根银不惜成本,投入了400多万元改进厂里的生产设备。所以,在他的厂子里,你会看到这样一幕情景:一条长20多米的生产线只有一个工人在作业,从开始的材料到最后完成的样品,在一条生产线上就能够完成,“这样一来,我们可以在用人方面节省很多开支。”节省下来的开支,让工人们可以获得更高的劳动报酬,一来二去,在他的厂子里,留下来的基本上都是有技术、会干活的工人。以高科技来促进生产,以高报酬来留住技术工人,这是这位农村老板的第一个生意经。
除了节省开支,挖掘人才方面,郑根银还努力去开拓市场。2013年,郑根银和儿子带着自己产品到巴西参加一年一度的产品展销会。在展会上,郑根银看到了巴西这个市场,也让更多的外国人知道了他的产品。如今,他的生意已经走出了国门,做到了海外。
他说:“一个企业找不到员工是老板的问题,一个产品赚不赚钱是要看这个产品对市场有没有利润。”凭借着这样的经营理念,郑根银的生意越做越大,仓库里的货物正一包包打包起来,准备运往中东地区。
郑根银说,他从一个手握锄头的农民成为资深的来料加工经纪人,就是要带领村民走上一条共同致富的道路。如今,他已连续8年获评婺城区来料加工最佳诚信经纪人、优秀经纪人、来料加工创新奖等荣誉称号。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