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市区辗转换乘两趟公交,再走上20分钟的村路,记者终于来到汤溪镇贞姑山村,听说记者要去胡雪云的家采访,就有村民热心地带路,喊上一声“胡阿姨!”一位头戴暗红色针织帽,身着旧围裙的老人就推门而出。
走进胡雪云的家,外屋虽然有些潮湿阴暗,可儿子盛献平的屋子里却是明亮干净,桌子上的药品、杂物放得整齐有序,盛献平躺在床上,床头放着一本老版的新华字典和成叠的报纸,胡雪云走过去将掀起的被子熟练地盖好,这位今年已经80高龄的平凡老妇,用伟大的母爱照顾高位截瘫的儿子整整28年,岁月和生活已染白了她的头发。
“从小我就有红色梦想,想当一名光荣的军人。”盛献平回忆说,刚满20岁,他就自愿参军,胡雪云抹着泪送走了儿子,盛献平在部队努力工作,是出了名的无线电技术能手,胡雪云日盼夜盼,终于在4年后将儿子盼回了家,可好日子还没过上多久,一场意外就让一家人陷入了困境。
那是1984年7月7日,盛献平一辈子也忘记不了的一个下午。当时退伍回家的盛献平买了一辆旧拖拉机送货维持生计,在运输毛竹的途中,由于毛竹过长过重,车子在转弯时失去控制重重翻倒在地,盛献平的下半身被压在了车子底下,想爬出来却怎么也爬不出,他下意识地揪了自己的大腿一把,当下就懵了,毫无感觉,心想:情况不妙,这腿怕是废了。
在好心村民的帮助下,盛献平被送到了医院,当时母亲胡雪云已经赶到了医院,一见儿子就大哭起来,经过一番救治,盛献平被告知高位瘫痪,胡雪云不相信,换了好几家医院,最后辗转来到杭州看病,但依旧改变不了结果,盛献平说:“那时家里能借的都借了,母亲为了省钱,每天咸菜拌饭,带了一张小板凳,晚上就趴在我的床边睡,就这样坚持了4个月,我们因为无力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用,选择回家。”
从一个怀抱梦想的五尺男儿变成了只有胸部以上有知觉的残疾人,盛献平不止一次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母亲胡雪云苦口婆心的劝他要豁达面对现实,振作起来,日夜守着儿子,寸步不离。
28年,胡雪云每天的生活按照这样的,早上起来烧饭、洗脸、擦身、喂药、换药、洗衣,因为多年瘫痪在床,盛献平身上长起了褥疮,胡雪云每过两小时就要替他翻身一次,晚上调好闹钟,睡上三个小时就要起来翻一次。多年的操劳让胡雪云落下晕眩症的毛病,而她不顾医生提出的住院要求,打了吊针就回家,因为儿子对母亲胡雪云来说,就是一种支撑着她的信念,她常常趁着儿子睡着了,摸着儿子的双腿独自流泪,“我已经80岁了,身体也不好,如果有一天我去了,儿子可怎么办……”
临走时握手,盛献平的手干燥温润,而母亲胡雪云却是粗糙冰凉,盛献平说:“我一直都在锻炼我的上肢,我梦想终有一天我能自己翻身,让母亲睡一个好觉,让她身体好一点,能再多陪我几年。”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