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讯官网-至尊全讯大全官网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要闻

  借亚运东风 展婺城风华

亚运盛事激活千年古城“向心力”-全讯官网

2023-10-09 08:39:03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婺城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名城。随着亚运会的到来,婺城的每个角落都掀起了全民迎亚运的热潮,不论是城中的居民,还是往来的游人,都体验着亚运给城市带来的变化。借助亚运东风,婺城正全方位展示千年古城的活力与开放。

  外国记者眼中的金华:温暖又热情

  “11、12、13……”藤球比赛间隙,在记者工作间里,来自泰国的记者sirakhan展示如何用脚和膝盖踢藤球,引来同行叫好。

  杭州第19届亚运会藤球项目从9月24日开始至今,sirakhan已经成了记者工作间的“常客”。他性格开朗,英语不错,还会几句中文,工作之余常和同行们聊天。我们从sirakhan口中得知,藤球在泰国非常普及,他自己也曾是中学藤球校队的队员,聊到兴头上他还在记者工作间秀起球技。

  只要有泰国队的比赛,sirakhan每场必到,通过图片和文字将报道第一时间传回泰国国内。他说,他常常随泰国国家队去各地报道比赛,能感受到藤球在东南亚之外的国家和地区确实是一种比较小众的球类运动。而这次在金华的比赛,让他感受到中国观众巨大的热情,“很多人给泰国队加油,场上还播放泰国流行歌曲《whatever》,让我觉得很亲切也很兴奋”。

  sirakhan说,他刚来到金华的比赛场地,就有了这种亲切感。“这里有很多志愿者,他们非常乐于助人,每次我稍微环顾下就会有志愿者微笑着走来问我需要什么帮助。”sirakhan说,“记者工作间的记者朋友都有共同的目标,就是报道藤球赛事、推广藤球。在这里,我虽然没有记住大家的名字,但彼此见了面都会很热情地打招呼,让人觉得很温暖。”

  温暖与热情,也是韩联社记者uijin lee在金华感受到的。有一天,uijin lee在酒店附近闲逛不小心迷了路,当时手机也出了故障无法导航。就在他万分着急的时候,有一名热情的金华人主动询问他是否需要帮助,并且替他叫了出租车把他送回酒店。uijin lee说:“我与他并不认识,他还是帮助了我,这让我觉得很幸运,感谢友好的金华人。”

  “lively”,是uijin lee形容金华的另一个词,意为生机勃勃。在金华报道亚运赛事的这几天,他的手机里除了拍摄比赛画面外,还有不少金华美食的照片。uijin lee说,他逛了金华的夜市,遇到很多年轻人,让人感觉金华是一座青春有朝气的城市。夜市里有各式各样的美食,香气扑鼻、造型别致,他很想一一品尝。

  在亚运会足球小组赛和1/8决赛中,韩国队踢出了4∶0、9∶0和5∶1的大比分,这让uijin lee很兴奋。其间,他遇到了不少在金华的韩国留学生,也注意到看台上的中国观众在为韩国队加油,这都让他心生暖意,“金华是个好地方”。

  亚运会期间,除了亚洲各国记者的到访,在金华举办的藤球赛事还吸引了法新社记者retamal correa hector alejandro的关注。他是智利人,给自己取了个中文名,叫韩荣天。得知他的母语是西班牙语,金华赛区媒体运行领域的工作人员吕一凡用流利的西班牙语接待了他,让他感受到身处异国他乡,母语带来的亲近感,他常常给工作人员的周到服务竖起大拇指。工作之余,韩荣天还到场馆附近的湖海塘公园散步,感受城市魅力。他和吕一凡分享了自己的夜游经历,称赞金华的夜景非常美。

  藤球比赛临近结束,各国记者也将陆续回国,这些天,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与这座城市和这里的人道别,有的交换徽章,有的拍照留念,还有的在学说中文,记者工作间弥漫着各种发音和语调的“中秋快乐”“国庆快乐”。中日新闻写真部记者成田嵩憲在坐上离开的媒体大巴时,摇下车窗再次对工作人员挥手道别,他真诚地说:“我在金华度过了很美好的一天,这是一段很棒的旅程。”

  (金华日报记者 孙媛媛 徐桢瑾)

  外媒记者婺城采风,是什么让他们赞叹不已?

  10月7日的婺城,烟雨朦胧,隐隐青山下的乡村美景更增几分江南温婉的风韵。当天,婺城区委宣传部组织外媒记者走进熊猫猪猪·两头乌国际牧场,近距离感知婺城这座拥有丰厚文化底蕴的城市,以及当地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蓬勃活力和喜人景象。

  时尚潮玩的陈列风格、独具匠心的产品设计、精益求精的产品品质……采风中,外媒记者们首先走进熊猫猪猪产品旗舰店,眼前一件件精美可爱的文创产品和两头乌猪肉制品很快吸引了他们的目光,令其驻足打卡,寻找自己的“一见倾心”。

  来到两头乌猪博物馆和5g智慧养殖中心,在讲解员详尽的介绍和有趣的交互体验中,外媒记者们多方位探索拥有1700多年养殖历史的两头乌的文化和猪体奥秘,又通过近距离观察两头乌从种猪的选种、交配、怀孕,到小猪生产、保育,再到育肥出栏的完整过程,进一步了解到成就世界名火腿的土猪是怎样养成的。

  “这里什么时候开园?”“每天游客有多少?”来自阿根廷的记者斯巴不时举起手机将看到新奇有趣的画面记录下来,并饶有兴趣地向工作人员询问关注的问题。当他得知该牧场通过绿色生态养殖技术使养殖粪便和污水真正实现“变废为宝”的时候,不禁连连发出惊叹。“非常震惊,我之前以为我们要去的是传统猪舍,没想到这里猪猪生活的地方竟然是如此优美和现代化,这有些颠覆了我对中国农村以及养殖业的观点,我想这儿一定是金华人民的骄傲。”

  话音刚落,斯巴就准备把所拍的照片发给他的朋友们,他说自己对金华的了解不深,但当地的人们都特别友善,帮助了他很多,所以他一直用手机记录这里的风土人情,希望可以让更多人了解金华这座有爱的城市。

  秋风习习,风光旖旎。一路走来,欧式的建筑风格、整洁的漫步道赏心悦目,苍苍竹林摇曳出沙沙声,优美舒适的自然环境让大家赞叹不已。当天,外媒记者们还品尝了熊猫猪猪特色茶歇,观赏了8888元一晚的“猪景房”,又步行至欢乐小猪村,体验用饼干投喂小猪的乐趣。徜徉在隐隐青山下的清风间,纵情于千亩茶园的茶香里,记者们用眼用心感受婺城风光,在欢声笑语中进一步了解婺城乡村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成果,领略“千万工程”造就的江南美丽乡村新画卷。

  “我来自新加坡,在我们那没有乡村,所以我们只能通过照片了解乡村的样子,毫无疑问的是,中国乡村带给我们的惊喜是无可比拟的,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当地为广大农村注入的强劲活力。”记者海鲁打趣说,经过今天的采风活动,真希望能在这个舒适的乐园里居住下来,尽情享受满眼的绿意与自然清新的空气。

  谈起连日来作客金华的感受,海鲁表示:“在金华这段时间。我看到了十分精彩的藤球赛事,无论是场馆里工作人员的专业认真,还是酒店服务人员的细心周到,都让我们有宾至如归的感觉。而赛事之外,我常在婺江边散步,一路上有许多喜欢健身的金华市民,他们的精神与活力也深深感染着我。”

  “金华‘微些’好(非常好)!”采风团一路走走停停,有看不完的风景,留不完的纪念,千言万语都总结在这句即兴学会的方言里。大家纷纷表示,金华这座城市让他们很有归属感,而当地通过办好这个重大赛事,对宣传城市必然有非常大的帮助,希望未来能进一步加深交流合作,在更多方面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记者 曹静怡 摄影 田双双)

  越南藤球队点赞金华亚运分村鲜花送福祝贺国庆

  “祝中国和越南两国人民友谊长存!国庆快乐!”10月1日下午,越南奥委会代表团副团长ngo ich quan(吴益军)携越南藤球队队员在杭州第19届亚运会金华亚运分村,送上代表“中国红”的玫瑰花束,上面插满了心型卡片,卡片上是越南藤球队员们亲笔写下的满满祝福和浓浓情谊。

  上午10点藤球赛结束,越南代表团藤球运动队员们便开始挑选鲜花,“在金华亚运分村期间,我们心里感到非常温暖。国庆节前后,更是感受到了中国欢乐的氛围。”越南奥委会代表团副团长ngo ich quan(吴益军)说。下午3点,每位藤球运动员在写有“爱亚运爱金华”祝福的中国风卷轴上签名,认真写下祝福和留言。对他们来说,“上午重要的是比赛,下午重要的是为金华亚运分村的团队人员送上鲜花,祝福国庆节。”

  金华亚运分村指挥长蔡艳说:“刚来的时候大家很陌生,经过几天的工作,我们团队和运动员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我们为运动员、技术官员等准备了这份中式卷轴,每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们赛后可在卷轴上留下祝福,也是为金华亚运增添美好印记。”

  蔡艳将两个代表美好寓意的“中国结”作为回赠礼物,希望中国和越南心心相结,友谊长存。中国结上的“福”字则寓意着对于越南人民和运动员们的美好祝福。

  杭州亚运会是体育外交的大舞台,金华亚运分村始终以“心心相融爱达未来”为遵循,追求与各国和地区运动员相知相融,用细心、精心、暖心播种友谊之花,建设美丽祥和的亚运分村,“现在有越来越多来到金华参赛的运动员、技术官员们感受到了金华的热情友好,纷纷表示赛后要带家人再来金华。我相信金华人民和越南人民的友谊会越来越深厚,民心相通,未来会越来越美好!”蔡艳深情地说。

  (金华日报记者 张丹楠)

  “非常好吃”“再来一份”!金华菜征服泰国人的味蕾

  来金华,想吃地道美食该去哪里?古子城会是很多人的选择。

  这不,10月6日晚,泰国藤球队领队pairoj archarungroj一行5人慕名到古子城寻觅金华美食。听说,比赛之余,泰国队是最爱逛金华的代表团之一。

  夜幕下,细雨蒙蒙,古子城别有一番意境,泰国队选了一家颇具特色的餐厅。落座后,在服务员的推荐下,一位随行官员点了一杯绿茶。不过,向来爱喝冰的泰国人特意又要了一杯冰块。然后,就有了一杯热茶和一杯冰块放在一起的有趣画面。

  当“清照醉焖两头乌配炊饼”上桌时,大家表现出极大兴趣。听完服务员的介绍,有人特意拿出手机搜索“金华两头乌”,然后指着照片问:“就是这个吗?”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连连说:“真可爱!”

  随后,婺州古法酱膏蟹、黑醋5j火腿百合、张志和酸辣鱼羹、美人椒炒黄牛肉等特色菜都俘获了泰国队的胃和心,他们纷纷竖起大拇指说:“好吃,非常好吃!”在所有菜肴中,大家最喜欢的一道是“秘制脆皮松板肉”,这道菜选用的材料同样是金华两头乌。吃完后,大家意犹未尽,又点了一份。风雅的宋代人平日里爱四件雅事:焚香、点茶、挂画和插花。吃饭间隙,餐厅准备了焚香和点茶表演。在志愿者解释焚香时,泰国友人们精准掌握,反问:“是不是能安神的香?”pairoj archarungroj更是打趣:“我闻了,是不是现在就该马上睡觉了。”

  随后,大家又体验了点茶、书法、古筝弹奏等。

  (金华日报记者 唐旭昱)

  从零起步到首枚亚运银牌

  亚运首秀,中国柔术前路有光

  10月7日,中国国家柔术队结束了为期三天的亚运赛程。

  苗婕在女子52公斤级决赛中遗憾落败,为我国拿到亚运史上的首枚柔术银牌;吴冠姗、周小绍止步1/4决赛和复活赛,在各自级别中均排名第七。

  柔术这项起源于日本柔道的运动,在2018年首次被纳入亚运项目,属于新兴小众门类。中国从零起步,组建国家柔术队,随之发展的是人才培养、组织搭建、群众参与等体系。这趟亚运之旅,为中国柔术的前路画下一个崭新的起点。

  起步较晚,但“前路有光”

  在本届亚运会柔术项目所有72名女运动员中,苗婕的年龄排在第二大,这可能是她唯一一次站上亚运舞台的机会。“了解我的人都说我是‘拼命三娘’,只要打得动,我就会拼到底。”她说。

  当然,36岁的苗婕希望把更多机会留给年轻人。

  18岁那年,她从柔道队退役,当过健身教练,也为生计发过愁;2009年,她在启蒙教练的领路下转项至柔术,亲历了柔术在国内从零起步到如今逐步发展壮大的过程。

  目前,柔术在阿联酋、哈萨克斯坦、韩国、菲律宾、蒙古等地多点开花,有些国家的柔术队在单个重量级别就储备了数十名运动员。而我国起步较晚,目前处于二线水平。

  苗婕所在的上海,转项之初只有1家场馆提供柔术场地,“当时没有人喜欢这个项目,尤其是愿意加入的女生更少,大多数人并不了解。”她说,在训练5年后,上海才发展到4至5家场馆。

  为备战亚运会,中国在2019年组建国家柔术队,主要吸纳全国相关赛事的前三名选手,以及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和浙江省队中练习古典式摔跤、柔道的优秀运动员,共计30多名。

  亚运会前,中国柔术队已参加亚洲公开赛和世锦赛,不断调整备战亚运的训练计划。“对抗性项目必须多参赛交流,多和各国选手切磋,运动员才能获得提高。”中国柔术队总教练吴承达表示,尤其在吃透赛事规则方面,纸上谈兵远不如上场实战。

  现在,柔术已经成为国家体育总局举摔柔运动管理中心的重点推广项目。“我们有国内外参赛的机会、有不断学习的态度、有艰苦训练的心,相信很快就能拉近与顶尖国家的距离。”吴承达说,“期待2026年亚运会,我们将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中国柔术的种子,或从金华“发芽”

  “男女老少都能练。”苗婕这样推荐柔术运动;“观赏性不高,但实用。”吴承达这样评价。柔术可以用作防身术,在练习中不会出现摔投等激烈对抗,是群众体育的优选。

  作为非奥项目,柔术学习在国内仍以俱乐部、地方协会等组织形式为主,在北上广深等城市发展较好。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从事柔术培训与练习的人数约有5万。“由俱乐部组织的商业性赛事,可以吸引600至700人参赛,可见全国爱好群体已有一定规模。”吴承达说。

  今年5月,国家体育总局举摔柔中心、浙江省摔跤柔道协会与金华市体育局、金华市婺城区政府等四方签约,将中国柔术队的集训基地定在金华水上运动中心,计划用社会力量发展柔术运动及文体产业。

  “以往非奥项目国家队在亚运会之后就会解散,但我们通过引入社会资源,可以继续组队训练,力争实现市场化运营。”中国柔术队领队杜春雷介绍。

  一方面,金华水上运动中心在中国柔术队入驻后,已吸引中国摔跤队和多省市团队前来集训,并承办了全国柔术锦标赛,使得省运会场馆在赛后得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当地发挥人才优势,组织国际柔术裁判员培训班、开发青少年培训项目,计划打造全国重竞技训练基地。这种首创模式不仅实现体育与经济的相互支持,也为柔术运动培养了后备人才。

  (潮新闻记者 胡静漪)

责任编辑:施川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