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敬畏自然,守护遗产,大家眼中的西溪南——重走刘敦桢古建之路徽州行暨第三届建筑师与文学艺术家交流会”报到的当天下午,由洪铁城先生安排,记者有幸采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常青。采访中,常青畅谈了他正在走的历史建筑保护之路。
创办了国内第一个“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
常青同时是同济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城乡历史环境再生研究中心主任、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责任教授,特别不容易的是还凭他的成果他的知名度,荣膺了美国建筑师学会荣誉会士(hon. faia)头衔。
同济大学“常青研究室”,创办于1996年,源于当时建筑系试行“教授研究室”与教研室双轨制的尝试,成立以来一直作为特色专业团队活跃于国内外学术前沿。在常青主持下,他的研究室坚持了20载的中国传统建筑及其历史环境保护与再生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先后完成四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领衔完成一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课题。其上海外滩、豫园地段,浙江杭州、台州等城市历史风貌街区,西藏日喀则宗宫等保护与再生工程设计,影响遍及海内外。近年来,以研究室的长期学术探索和工程实践为基础,同济大学还建立了城乡历史环境再生研究与设计中心。
常青曾主持同济大学建筑系工作,2003~2014年任系主任。多年来从事建筑学新领域的开拓性研究,奠定并发展了“历史环境再生”学科方向,领衔创办了国内第一个“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他主持完成四项国家级课题研究和十余项历史环境保护与再生重要工程设计。还获得过国家和地方图书、科研、设计奖项及国际重要设计奖项20余项。其中有第四届国家图书奖最高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一等奖、瑞士首届holcim国际可持续建筑大奖亚太地区唯一金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文化遗产保护荣誉提名奖、亚洲建筑师协会建筑金奖等奖项。
常青为人谦虚诚恳,做事极为认真。他对承接项目和课题有自己明确的定位,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但求少而精,规避多而滥。”他虽然主持的只是一个小小的教授研究室,但却一次次做出不小的、有影响的成果。每承接一个项目,从构思策划,实地考察调研到草案设计,他必定亲自主持提出关键概念和操作思路、方法,并反复推敲斟酌,确保质量,决不草率了事。他对自己完成的项目有个基本要求:要得到社会的认同,要体现同济的水平,而不仅仅是自己满意。
常青说:“对于一个项目,既然是我牵头承接的,就要负起全责,把心思用在上边,率助手全力投入去做。”他认为,“只有这样才对得起项目委托方,无负于学校的声誉。”他说,“我们是小研究室,不是大设计院,不可能以规模做产品效益,但有潜力做精品效果。 ”
让历史空间遗产和今天生活形态共同“活”着
西藏日喀则市的桑珠孜宗宫,始建于公元1360年左右,是势压全城的一座寺庙建筑,元明时期曾一度成为全藏的统治中心。宗宫气势宏伟,体量极为庞大,其高度距地面92米,其东西长度达280米,比拉萨布达拉宫早建330年,是布达拉宫建设的参照棋型。可惜这座堪称历史地标的桑珠孜宗宫,不幸在“文革”时期被毁。2004年上海市政府对口支援,委托同济大学负责桑珠孜宗宫修复工程设计,并代甲方全面主持修复工作。5年中,常青率设计团队与建设、施工单位密切配合,一期工程以现代建筑技术结合当地传统材料、工艺,成功加固了宗宫基座,并原样修复了宗宫;二期工程以一期为依托,设计建成了古韵新风的民俗博物馆。工程探索了废墟状态建筑遗产的特殊呈现方式,竣工后一举恢复了日喀则市昔日优美的城市天际线及制高点,为民族地区建筑遗产的保存、修复和利用积累了重要经验,并对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弘扬西藏传统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常青他们因此先后荣获上海市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优秀奖,教育部和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
在上海“东外滩”规划设计方案中,常青提出了工业建筑遗产保护性改造的多种手法,如“旧旧弥合”“以旧纳新”“表皮整饬”等等。其中“旧旧弥合”,即以新设计的灰空间连接老建筑,使新旧融合,组织成一个统一的群落;“以旧纳新”,即在老建筑内添加新结构,从而获得更为丰富的空间以适应新的功能要求;“表皮整饬”即对于立面毁损严重或历史及审美价值不大的老建筑,保留老建筑骨架以最大程度的延续历史信息,同时对建筑表皮进行必要的修整。按照这一原则,建造于上一世纪二十年代、可称之中国工业文明之最的众多历史建筑,被改造成为集博览、休闲,兼备科教功能的亲民、互动景观带。他的这一规划设计理念,使上海“东外滩”在记录历史的同时,为现代生活注入更强盛的活力,使历史如江水般流动起来,延续下去,对工业历史建筑保护理论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杭州的钱塘古镇长河,有个近900年历史的来氏家族聚落,曾经十分兴旺,经历了数百年的风吹雨淋,潮起潮落,如今却已破败不堪,风光不再。当地政府为了重振昔日的辉煌,开发旅游资源,决定对来氏家族聚落进行建筑保护性开发。
常青研究室承接了“杭州来氏聚落保护与再生设计”项目。他认为,保护老建筑不是去重复历史,固化历史,而是要保存历史建筑和文化中优秀的东西,让历史空间遗产和今天的生活形态共同“活”着,也只有“活着”才能有发展。他的这一观点在“杭州来氏聚落保护与再生设计”项目中得以实现。这一项目实施完成后,将重现一个新旧交融的人居生态环境,而不仅仅是只具备单纯观光功能的“老建筑博物馆”。正是这一富有创意的“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文化生态再生概念和设计方法,使得他的“杭州来氏聚落保护与再生设计”项目,从300多个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首届holcim可持续建筑大奖赛亚太区金奖。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